【非遗纪实】会理手工铜火锅:千锤方成器 百载有余温
2022-03-11 18:57 来源: 掌上凉山
举报

用铜火锅煮食享用,是会理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的生活常态。在会理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备有一个铜火锅,逢年过节或是亲友相聚的场合,铜火锅一定是当地人首选的一道特色美食。

铜火锅,不仅有很高的使用价值,还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。会理铜火锅手工制作技艺,更是以其600多年的历史成为四川省级非遗项目。

“冯铜匠手工坊”,会理市鹿厂镇明星社区一家纯手工打造铜火锅的作坊。“冯铜匠”是手艺人冯林海铜火锅手工坊的注册商标,冯铜匠一家也是省级手工铜火锅非遗传承人。

传统的手工制作铜火锅虽然只有两大工序,但其过程的工序复杂,且劳动强度较大。造型精美、工艺精湛的一口铜火锅,千锤百炼是制作过程的真实写照,从毛坯锤炼到成型,需要打一万余锤,一天只能打造一口铜火锅。

传统手工制作铜火锅,第一道工序是冶炼。就是将煤和铜原料放入石墨坩埚进行高温冶炼。冶炼一炉大概需要1小时左右,冶炼过程中,工人要近距离面对1000度高温,不断的翻动并加入铜料,随后将铜水倒入水中,强制冷却成巴掌大的圆形铜坯。

第二道工序是冶炼铜坯后,对铜坯进行反复锤炼、打薄,制成毛坯。并在雏形的表面刷一层盐泥浆,高温加热后浸水,除去氧化层,让毛坯光泽红亮。然后反复在铁砧上按火锅的大小样式敲制。每一口铜火锅都由锅座、锅槽、锅盖三部分组成,锅座和锅槽之间以插销连接,重约4公斤,拆卸和携带都方便。

会理铜火锅技艺非遗传承人冯天明:“铜火锅手工打造的第一点经过锤炼后铜的质量就变好了,再经过锻打后会更加理想。现在已经有用机器打出来的铜火锅,但我觉得纯手工的更好,所以我会继续的把手工的能够做大做强。”

会理铜火锅技艺非遗传承人冯天明,最初其实学的是木匠和裁缝,1992年到会理制钢厂当匠人,才开始打造铜火锅。用冯天明的话说,最开始打铜火锅只是为了生计,没想到多年以后,现今却成了一种情怀。

手工打造铜火锅因为过程工艺复杂,体力繁重,技术要求高,所以,如今许多年轻人已不愿意再继承祖业,但冯林海却担起了传承这份技艺的重任。因为精湛技艺,冯铜匠手工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,每年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。如今,冯铜匠制作的会理铜火锅不但本地供不应求,甚至远销北京、广州,还成了会理这座古城引以自豪的城市名片。

会理铜火锅非遗传承人冯林海说,今后他将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,把这项非遗手艺继续传承下去。“我觉得铜火锅老的这一辈已经做了,我就要把它传承下去,所以我学习了做铜火锅。虽然纯手工的,工序比较复杂,也很辛苦,但是我觉得越少的东西就越值得去学习。”

记者:杨秀  江铜
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